稳定要靠机制
2018-08-19 02:48:58
  • 0
  • 0
  • 14


稳定要靠机制

“稳定”在中国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术语。

有人认为,维稳没必要,说世界上只有中国有“维稳办”这样的机构;有人认为,稳定是共产党统治的需要,与老百姓无关;更有人认为,所谓“稳定压倒一切”,不过是压制民主自由的一个借口,等等。

比如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就认为:

“尽管目前社会矛盾较多,甚至有激化的迹象,但中国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并不大。在过去的十几年中,由于对不稳定因素、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估计过高,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。在这种思维定势中,稳定似乎成了一种终极性的否定因素,一切都要为稳定让路。结果是许多该做的事情无法去做。世界上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刻意地去寻找不稳定因素,都是找得出来的。但只有我们有稳定压倒一切,有“维稳办”这样的机构。稳定已经开始演变为维护既有利益格局的一种手段。“

稳定对于中国到底重不重要?

对于这个问题,只要具备基本常识以及基本判断力的话,都不难作出回答。

稳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,相当于一个人的健康对于他生命的意义。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,生命就危在旦夕。同样,中国假如没有稳定,还上哪里去奢谈经济发展,百姓富裕,国家强大,民族复兴!

正因为如此,所以中国政府无论如何强调稳定,都不会过分。

如果对这一点有怀疑,不妨回头看一下不久前发生在东欧和前苏联的剧变,再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让人肝颤的分裂与动乱,此外,还要稍微了解一下国际地缘政治的现状,回忆一下前两年发生在

西藏和新疆的暴乱和动乱,看看我们所处的“C型包围圈”或“岛链包围圈”。

这样,我们就会明了,实际上天下并非我们所一相情愿那样的太平无事。也许,“太平无事”会发生在别人那里,但是中国没有这样的幸运。

这倒不是我们不愿太平,而是别人不肯让你太平。

也不知为什么,中国好像是这样的一个国家,无论你怎样地做君子,怎样地“己所勿欲,勿施于人”,怎样地勒紧自己的裤腰带,慷慨地奉献别人,怎样地表达永不称霸的和平意愿,怎样地在利益上一退再退一让再让,别人却好像总是对你将信将疑,狐疑满腹,既难以得到认同,更难以获得赞许。这也许就是我们想太平,却很难太平的原因之一。

因为太平难求,所以才会将“稳定”这根神经扽得特别紧。可见,中国讲“稳定压倒一切”,本质上是出于情势所逼,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。

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一本名为《未来列强——明日世界的赢家与输家》的书中写道:“中国现行体制所保障的政治稳定是必要的……如今中国人在自己国家里享有的自由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多。”

俞可平先生说:

要正确处理改革、发展与稳定的关系。稳定是发展的前提,没有稳定就无从发展。但只有发展才能带来真正的稳定,而惟有改革才能推动发展。所以,改革、发展、稳定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,不能求其一而舍其他。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,一条比较实用的策略是,先稳定后发展,以发展促稳定,以改革促发展,实现改革、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协调和平衡。

中国当下必须处理好改革,发展与稳定的关系。这是毫无疑问的。

但是,讲稳定不是声嘶力竭,更不是不惜代价。稳定要靠机制,而不是靠政策,也不是指望哪朝哪代出个圣君明王,解民于倒悬,救民于水火。

一个国家的政策可以变化,统治者可以更迭,但是机制却应该相对稳定。相对稳定的机制,保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。

在这一点上,不得不承认西方人要比我们聪明。

西方文化的确存在很多问题,但是西方文化也有好的,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优点,就是找到了保证社会相对稳定的一种机制。

选举可以走过场,执政党派也不妨走马灯,但是那套既定的机制,却总是在那里,不管你张三上马,还是李四当政,都必须将自己纳入到这套机制之中。

拿美国来讲,小布什可以搞“Antiterrist“(反恐),奥巴马可以搞“Change”(变化),但是本质上,却无法越出机制的框架。这样一来,小布什的折腾或者是奥巴马的捣鼓,虽然会对美国造成影响,但却不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。

反过来看我们中国,虽然号称数千年的历史,但在社会稳定上,却并未摸索出一套理想的制度。

儒家法家在这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,一个试图用德礼,一个指望用法制。但囿于封建集权的桎梏,最终“德礼”也好,“法制”也罢,都只是成为统治者手里的拐杖,需要时,拿你一用,不需要时,将你扔在一旁。

正因为是拐杖而不是机制,所以当这一拨统治者垮台时,就必定要发生流血,发生战争,非如此,行将就木的拒绝就木,那一拨新兴的力量也难以浮上水面。

也许有人会说,中国也有自己的机制,而且这套机制还不错。理由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,可以象中国那样,维持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。即便改朝换代之间有流血,但每个大的朝代,也基本维持了数百年之久的稳定。

但是我们不要忘了,这里的所谓几千年的稳定或者几百年的繁荣,都伴随着暴力流血。可以这么说,中国历史上,有多少个朝代,就有多少次战争,甚至,战争和流血的数目,要远远超过朝代的数目。

远的不说,就拿鸦片战争170年来的情况看,我们经历了清王朝,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次大的朝代更替,但是战争和流血有多少次呢?

可以这么说,从1842年的鸦片战争起,中国人一直都在自己跟自己打。

先是清政府打义和团,打太平天国,接着是革命党人打清政府。打垮了清廷后,各路军阀之间为了夺权,又打的不可开交。军阀混战的枪声尚未平息,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,因为主义之争,又打了起来,这一打就是一二十年。

最后,经过三大战役,直打得血流成河,尸横遍野,战争终于宣告结束。但是国土却从此被划成了两块,大陆一块,台湾一块,遥相对望,至今不但统一无望,而且台湾还成了人家手中的擀面杖,今天搓你中国一把,明天又揉你中国一下,要你方时,你只好方,让你园时,你又不得不圆。

同样是这170年,西方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?

以美国为例,这100多年,美国是世界上打仗最多的国家,这一点无疑。然而,美国的仗,基本上都打在国外,是同别人打,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美国在打别人,而不是自己打自己。唯独的一次内战,是1861年至1865年的南北战争,但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改朝换代,不是为了抢权力,而是为了废除黑奴制度。

中国与美国,是世界上两个比较有典型意义的国家,中国好像特别喜欢打内战,美国则对打别人特别上瘾。

我们中国人打起内战来,豪气惊人,胆气惊人,可以说是泣天地而动鬼神,不但能打它十年,几十年,甚至能打它上百年。

比如春秋战国时期,打了500年之多,五胡十六国期间,也打了有120年之久。直打得天昏地暗,乾坤倒转。

我们的先人,甚至还将这种自己打自己的习惯,上升为哲理的高度,赋予其哲学的合理性,称之为“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”。

为什么中国社会这么容易动乱?为什么中国历史上,出了这么多的草莽好汉,绿林英雄?

其根本原因,就在于中国缺乏一种稳定的机制。

真正的稳定,要在建立机制上做文章。这个机制,从已有的情况来看,比较好的选择,就是利用民主与法制的合力。

但是民主与法制的具体形式,是否就必须只能是西方的那个版本,而且是唯一的版本,则未必。

为什么这么说?理由很简单,因为人类的探索仍在进行,新的道路和选择将不断出现。在民主与法制的问题上,也必定是如此。

那种认为在民主与法制的问题上,人类的历史已经“终结”的观点,肯定是站不住脚的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